深圳市政协委员、华科创智董事长喻东旭出席政协会议并提交“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言


2023-02-16 17:28

开春之际,全省、全市吹响“高质量发展”奋进号角!2023年2月13日上午,政协第七届深圳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深圳进入“两会时间”。

多位企业家涉及多个界别的委员、代表,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纷纷提交提案、建议,就发挥深圳战新产业链式发展优势、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支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出谋划策。

 

图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政协委员、华科创智董事长喻东旭出席本届政协会议,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精准选择履职课题,开展高质量调研,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樊建平、阮双琛、朱迪俭联名参与提案。

 

喻东旭

深圳市政协委员

华科创智(HKT)董事长

深圳市龙岗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

深圳市高分子行业协会副会长

 

 

《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提案背景

一、案由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主旋律。2023年1月市科创委明确提出,要加强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①。

作为深圳市政协委员、知名企业家、全球领先的纳米银线全产业链主要缔造者,喻董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奋进号角,并深感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产业链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多次开展高质量调研和科学论证。

2022 年,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贡献率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支柱和脊梁作用更加突出②。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是工业发展的基石。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关乎深圳未来,关乎国家未来。

 

二、问题研究 

1、当前不少企业因缺乏技术人才、资金及研发配套等问题,导致企业科技创新动能不足、技术含量不高等现象普遍。据中国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48.7%的企业专利权人反映“缺少高端专业人才”,是制约企业专利产业化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小型、微型企业反映“缺乏资金、设备或场地”的比例分别为42.7%和 48.9%,比大型、中型企业高出20多个百分点③。

2、部分高校/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或因缺产业配套、营销团队等因素,导致科技成果市场转化力不足,进而影响科研发展。据《2022年中国专 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发明专利许可率分别为7.9%和6.3%,分别较上年降低了1.1和1.6个百分点③。

3、深圳有个“6个90%”创新密码: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④。从数据上不难看出,企业研发创新的压力非常大,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动能不足,重大科技研发主要来自龙头企业。

4、深圳拥有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工大(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等高校及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众多著名的科研院所。相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下简称:院校)拥有更多专业人才、理论基础、研发配套设备,可以更充分的发挥其社会价值。

综上,专精特新企业需要院校的专业人才、理论基础、研发配套设备,院校需要专精特新企业的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产业配套及项目支持。因此,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深化校企融合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可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观点论证

据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681.1亿元,同比增长3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6%;研发人员总数已超过15万人,近四成公司实控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实控人拥有博士学历的公司超过120家;平均每家科创板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20项,累计84家次公司牵头或者参与的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大奖项;超过1/4的科创板公司与各类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发机制⑤。

以喻董本人创业实践为例,华科创智纳米银材料技术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温维佳教授团队,2014年创办至今八年来,先后获得深创投等28家风投机构多轮投资;纳米银材料产业链位居行业龙头;2019年华科创智和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团队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研发新型OLED照明技术;2019年开始和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张艺教授合作,研发透明聚酰亚胺 CPI 材料,该项目2022年8月份获得国家工信部柔性显示材料重大项目专项资助;2022年9月华科创智与港中大深圳、龙岗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合作,联合开发电致变色材料项目,双方合力大大加快电致变色材料产业化进度;2022年9月华科创智又成功与中科院物理所太阳能研发项目组合作,开发新一代钙钛矿光伏电池,目前已经设立项目公司,该合作的达成使深圳钙钛矿光伏电池研发水平一下居于行业一流水平。综合以上几例合作实际,我们充分体会到校企合作,产研结合的好处。这是一条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的捷径,也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动力。

数据和亲身实践证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

 

◆ 提案建议

一、建议主题

关于加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二、建议概要

通过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的创新生态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与人才链的协同融合发展。围绕深圳市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及“四链”协同融合发展部署,针对校企深化合作,提出3+7校企深化合作框架。

 

三、3+7校企深化合作框架

(一)从3个方面推动校企深化合作

1、政府牵头,根据行业、领域细分,举办针对性强的校企联动交流,定期组织科研机构供需见面会、交流会等,做校企合作的“媒人”;

2、针对关联度强、匹配度高的校企合作,进行深度的一对一帮扶,解决校企合作中的诸多问题;

3、针对有科技成果、有关键技术的校企合作项目,可进一步强化政府、院校、企业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深度一体化的“新型企业”。

(二)从7个维度鼓励校企深化合作

1、人才政策。可出台更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测评、人才奖励政策,以鼓励校企相关人才大胆创新、深度创新。

2、项目补贴。针对校企合作中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好、社会效益强的项目,出台较大力度的项目补贴,让校企合作的成果更大化。

3、企业评级。让深化校企合作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相关评测新考核维度“加分项”。

4、政府提供参与示范应用场景。企业方提供技术方向需求,各院校方提供科研成果,而政府可提供示范应用的场景,让校企合作的科研成果有更好的落地“试点机会”。另外对于此类企业成熟产品,深圳市以及各区政府应该设计政策,优先予以政府采购支持,订单支持!

5、政府引导基金重点参与投资。政府可邀请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参加校企深度合作的交流会、展会等活动,让更多社会资金流向专精特新企业、流向校企深度合作领域。

6、贴息贷款支持。可出台更多贴息贷款优化政策,让深化校企合作的专精特新企业更好解决贷款难、成本高的问题。

7、上市优先服务。用活相关政策,给予深化校企合作的专精特新企业优先上市的服务支持。

 

附-相关信息及数据来源名录

①: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3-01/16/content_30037689.htm 深圳新闻网

②: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3-01/30/content_30052381.htm 深圳新闻网

③:https://www.cnipa.gov.cn/art/2022/12/28/art_88_181043.html 国家知识产权局

④:https://mp.weixin.qq.com/s/YVuprmcLDbS58o9DyhqVsw 深圳商报(公众号)

⑤:https://www.ndrc.gov.cn/fggz/cjxy/gzdt03/202211/t20221129_1342572.html?state=123 发改委官网 摘录

⑥:https://mp.weixin.qq.com/s/Gomy6pV-KnbtO96NHyNlnQ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公众号)

⑦:https://mp.weixin.qq.com/s/pEI6mvcGSh2Y9uvkuTxggw 深圳政协(公众号)

 

喻东旭董事长接受采访

 

相关新闻